9月1日—3日,我校举行2025年度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。校党委书记吴正国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校长陈卫,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戴月波、张影陆,原副校长堵国成,人力资源处、教务处(教师发展中心)、研究生院、学生工作处、教师工作部、科学技术研究院、社会科学处、粮食发酵与食品生物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2025年度全体新入职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。开班仪式与结业仪式由张影陆副校长主持。
开班仪式上,全体新入职教师参与“佩戴校徽仪式”,正式成为“天下江南人”的一员。陈卫向班主任颁发聘书,希望他们“手把手”帮助新教师系好职业生涯的“第一粒扣子” ,夯实育人根基。
专题报告环节,陈卫作“扎根江南心向育人”主题讲座。他从“知”江南、“融”江南、“兴”江南三个部分展开,回顾了校史文脉,介绍了学校情况,解读了“奋进计划”。他希望青年教师读懂江南大学的“根”、看见江南大学的“势”、走好江南大学的“路”,勉励大家立足江南沃土,践行初心使命。
戴月波作“校园规划与美丽江大”主题讲座,他将江南大学校园精髓概括为“好身材、有内涵、会呼吸、可持续”。他希望新教师不仅能领略校园中曲水流觞的生态意象、桥亭相映的文化韵味,更能将绿色校园作为育人实践的重要场域,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。
堵国成作“青年教师如何走好入职第一步”主题讲座。他强调,新教师应尽快实现从站好讲台、建好课程到做好学问的跨越,深入理解教育本质,注重学生知识、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培养,积极融入团队、善用数智化工具,以高尚师德、扎实学识和坚定信念践行立德树人使命。
粮食发酵与食品生物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敬作“青年学者三重进阶:求真 笃行 臻善”主题讲座。她回顾了自己的求学轨迹和心路历程,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发展与科研感悟。她鼓励青年教师转换角色、合理规划、胜任教学、确定专长、自我激励、融入团队、坚守初心、笃行致远。
人力资源处处长赵建新、研究生院院长吴小俊、教师工作部部长方正泉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东为富、教务处副处长黄锋林、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孔丽丹、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杨恋恋等分别围绕青年教师入职成长、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、师德师风、科研创新、本科人才培养、学生工作、学术规范等内容作专题讲座,全面提升新教师的职业认知与发展能力。
为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,本次培训增设“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”专题板块。机械工程学院武美萍教授、人文学院王靖教授分别就课程思政与生成式人工智能(GAI)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享。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获奖者李蔚、省级特等奖获得者孙丝丝、裴哲等进行教学展示,为新教师提供了创新实践的优秀范例。在“数智赋能教学与管理服务”分班研讨中,多学科教师跨界交流、共话未来,结业式上各小组汇报了研讨成果,展现出新教师的思辨活力与创新潜能。
最后,吴正国在结业式上作总结讲话,他希望新教师深刻践行“教育家精神”,把握好教学科研协同发展,争做数字教育的引领者、创新共同体的建设者,勇于在基础研究、应用转化和教学创新等领域追求卓越,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同频共振,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培训期间,学校组织新教师先后走访了校史馆、食品学科史馆、酒科技馆及钱绍武艺术馆,通过沉浸式参观体验,大家深刻感受到学校丰厚的文化积淀与鲜明的办学特色。同时,培训还安排了“感知无锡 融入江大”素质拓展活动,有效促进了新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,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。许多新教师纷纷表示,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对学校的认同与理解,更坚定了他们扎根江大、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与信念。
2025年度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,人力资源处、教务处(教师发展中心)、工会三个部门通力合作,聚焦“数智赋能教学与管理服务”,遵循“破冰-融入-赋能-实践”的内在主线,从系统思维出发,采用自我导向形式,精心打造了一场高水准的职业启航活动。新入职教师表示,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,以优秀前辈为标杆,自主研究、追求真理,与江南共奋进,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,建设“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、江南风格”的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!

吴正国作总结讲话

陈卫作报告

戴月波作报告

张影陆主持培训

堵国成作报告